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县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浚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24 00:00:00发布人:阅读: 次

  关于浚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3年3月6日在县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文生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我县提速增效,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圆满完成了县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指标快速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4亿元,增长12.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1.2亿元、68.4亿元、27.8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4.5:53.7: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8亿元,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7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6亿元,同比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4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250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15.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再上台阶。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省外资金3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450万美元。签约项目57个,重点在谈项目27个。2012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数量多、规模大、推进快的良好态势。聆海整体家居工业园、新大陆物流港、佰德城乡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县,火龙岗风力发电、六和至真工业园、御生堂工业园、超汇食品、中鹤速冻调理食品、谷夫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永连服饰、富达食品、九合电器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加快,34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71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5%。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库建设日趋完善,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县产业发展实际新策划了项目142个,总投资860亿元,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抓好规划扩编、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服务等工作,打造功能完善、支撑有力、服务一流的产业发展平台。浚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9平方公里调整到 16.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4家,总投资11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3个,总投资80亿元,被评为全省“两化”融合试验区,形成了以食品产业为支撑,生物医药、服装服饰、汽车配件、塑钢型材、家居装饰等产业争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浚县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 16家,总投资3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15.8亿元,逐步形成了粮食就地转化和后续精深加工的基地。城南工业园区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入驻项目达到15家,总投资26亿元,其中在建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5亿元,型材、轮胎等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橡胶轮胎和塑钢型材等产业集群。

  (四)农业生产再创佳绩,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在粮食高产创建的带动下,实现了夏粮生产的九连增,全县粮食平均单产547.7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00万吨,分别增长5.4%、23.3%,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59家,总资产62亿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个,总数达到435家。畜牧业整体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22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场16个,实现畜牧业产值27.5亿元,增长 4.1%,加工业产值13.1亿元,增长7.4%。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完成了年度全国新增 500亿公斤粮食项目田间工程建设,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新发展节水面积6.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3.2万亩,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红旗渠精神杯”十八连冠。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造林3.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6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20.5%。

  (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修编了《浚县黎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浚县空间发展规划》等7项规划;县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卫生防疫大厦、公安技侦大厦等项目顺利推进。启动了《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投资1.1亿元,完成古城墙维修、云溪桥修缮、卫河环境治理、“九坊联珠”等工程;投资4.3亿元,新开工春天里、铂金国际、山河世纪城3个住宅小区;投资3.2亿元,开工建设了长丰大道、永济大道等9条城区道路;投资2亿元,建设了浚洲公园、帝景蓝湾公园,完成了浚州大道、永济大道、长丰大道的绿化工作。投资6000万元,铺设天然气管网 1.8万米、污水管网2万米、供水管网1.8万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了整体布局规划,全县14个在建社区,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被评为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3.3%,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六)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民俗文化节,展示了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了浚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业发展,客流量稳步增长,接待游客9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53.8万元,分别增长19.5%、18.5%。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新开业酒店6家,新发展超市5家、物流企业2家,新建、改造专业市场各1家,宏基商城和建业购物广场相继建成使用,现代商贸、餐饮服务和物流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投资 2亿元的端木陶艺展示馆、传习馆和黄河古陶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基本竣工,大运河浚县段环境综合治理、黎阳仓遗址发掘、石雕文化产业园建设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县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个。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共建设了203个农村书屋,并配备了400余万元的图书、报刊、桌椅等配套设施。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项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04万人,实现再就业29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金、城乡低保金、五保金、廉租住房补贴等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3‰。全县高考本科上线2082人,上线率61.4%。加大有线电视入户力度,城区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安装入户达到2万余台,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 2.3万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全面展开,农民参合率达99.9%。县医院新址建设和善堂镇卫生院改造顺利完成,公共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竞争力较弱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紧密联系浚县实际,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促进民生,用项目带动工作,深化“实事工作法”,持续提升,务实发展,深入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富裕浚县、幸福浚县、美丽浚县、和谐浚县。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十二五”规划,2013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完成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实现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质量的新突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有效抓手,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一是做好项目谋划和向上争取工作。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全面实施,国家将出台更多支持河南发展的优惠政策,省里也将制定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投资重点,努力寻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领域的有效对接点,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的盘子。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王老吉食品工业园建设项目、联合利华浚县工业园项目、闽南食品工业园建设项目,加强沟通,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卫水湾商务区整体开发项目、新大陆物流港等签约项目,紧盯不放,督促尽早开工建设。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聆海整体家居工业园、超汇肉制品、中原建材综合商贸城、御生堂中成药生产等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明确节点,督促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四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强化“招大引强”思想,推进“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主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支撑项目。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构筑跨越发展平台。

  浚县产业集聚区要集中精力抓好聆海整体家居工业园、御生堂工业园、至真食品工业园、贝迪塑业等项目,力争新落地5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达到“七通一平”,确保在全省产业集聚区评比中,保持先进位次。粮食精深加工园区要重点推进中鹤粮食储备库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休闲面制烘焙食品加工等项目,争取落地5个以上关联度高,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收储和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开工建设9公里铁路专用线,着力打造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城南工业园区要大力推进陶英陶生物科技、中浚玻璃压延玻璃生产等项目,确保新落地3个超亿元项目,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加快园区整体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橡塑产业基地。

  (三)巩固提升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统筹推进水、电、路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合作社、农技服务站等农业服务体系,继续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积极培育农业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培育优质农畜产品良种和集种养、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引黄入浚配套工程、小农水建设、冬修水利工作,确保再夺“红旗渠精神杯”。用好中央和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以黎阳新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扩宽城市发展空间。开工建设长江路、滨河大道等“5纵3横”8条城市道路,重点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卫水湾商务区整体开发项目,加快浚州公园、卫河湿地公园、凤凰山水厂、垃圾收运系统、污水处理厂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核心区建成浚县新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加大老城区开发保护力度,要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为重点,围绕保护文化符号、文化元素和文化传承的完整性,认真抓好老城区规划修编,加快推进“两山一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努力把老城区打造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荣的靓丽名片;加快新型农民社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创新运作方式和建设形式,通过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运作方式的创新,努力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农村居民的幸福家园。

  (五)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加快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承办好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浚县区域活动,全力做好大运河申遗工作,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古城墙维修、黎阳仓遗址保护等工程。借助京广高铁开通的契机,加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