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县政府文件

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浚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3-16 00:00:00发布人:阅读: 次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浚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39         

浚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为深入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切实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按照《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鹤政〔20164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加快建设健康浚县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2020年,全县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稳步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全县总人口的2.5‰以上,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更加齐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城市社区普遍建成15分钟健身圈,乡镇、行政村、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更加健全,90%以上的城市街道、8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社会组织,80%以上的行政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有健身指导站(点)。体育消费总规模稳步增长,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全民健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健康浚县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弘扬体育传统文化,培养科学健身意识和生活习惯

1. 大力宣传体育文化,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展示科学健身效果,引导树立爱运动、会健身、勤锻炼、做贡献、乐分享的生活理念,营造体育健身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舆论氛围,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城乡居民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习惯。

2. 优化全民健身项目结构布局,发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鼓励和支持各乡镇街道积极发展适合不同人群,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全民健身特色项目,推进各类全民健身项目竞相发展。大力普及健身跑(健步走)、骑行、户外、游泳、球类、健身操、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着重培育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自行车、体育舞蹈、健身健美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重点扶持推广体现浚县传统文化和地理人文特征的武术、太极、健身气功、空竹、秧歌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3. 以举办和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育三下乡(体育健身设施下乡、体育健身指导下乡和体育科普知识下乡)和体育进社区为抓手,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广泛开展。

(二)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硬件基础

1. 积极履行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责任,结合我县城镇化发展进程,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各乡镇街道要规划建设一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项目)、一个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一个足球场。县城建设一个县级公共体育场,城市新建居住区要建设1块以上五人制足球场。着力构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到位。要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区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在旅游景区、城区公园、公共绿地、广场等场所,增设健身设施,完善健身功能。

2. 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充分利用城乡空间和土地资源,建设一批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

3. 做好现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与升级换代工作。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扩大体育人口。降低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门槛,大力推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健身品牌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打造全民健身活动优质品牌,实施一乡镇(街道)一亮点、一村(社区)一项目的精品带动工程。组织开展工间操、广播操等日常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做好节庆期间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突出办好全民健身活动月。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夏季周末篮球赛健身气功展示交流赛全民健身舞动中原广场舞大赛魅力浚县幸福约跑等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影响,培育具有浚县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

(四)大力发展重点人群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1. 大力发展农村和农民体育。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把农村和农民体育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划,积极推动与全民健身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传统节庆体育和农闲时节体育活动,办好基层农民运动会。积极开展体育下乡和体育行业精准扶贫,推进体育设施、体育人才、体育项目、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常下农村,常驻农村。

2. 积极发展职工体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工会组织、行业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定期举办县级职工运动会。引导和鼓励企业结合职业病防治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职工体育健身指导方案,实行工间(前、后)健身制度,每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职工体质测试。发挥体育活动在增进职工健康、塑造企业文化、培养团队精神、促进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 着重发展青少年体育。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认真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余训练、校内竞赛和校园全民健身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加强青少年健身活动、竞赛交流、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等服务。办好小学生棋类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系列体育活动,优先推进校园足球、田径、篮球等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的发展。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使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锻炼兴趣和习惯,实现青少年体质全面止跌回升,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4. 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和输送工作。建设青少年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恢复业余训练。注重从学校中选好体育苗子,开展集中训练,对有潜力的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向上级输送。

5. 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将适宜老年人健身特点的体育器材设施列入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当中。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科学指导,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得排斥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还应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和便利。

(五)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大力引导、鼓励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其向专业化、法治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强浚县体育总会建设,筹备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身气功协会、长跑协会、足球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基层俱乐部等形式的体育社会组织,鼓励自发性的健身团队和站点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形成依托健身场地开展健身活动的组织发展形态。重视发挥网络体育组织和健身榜样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规范其健康发展。

(六)构建指导服务网络,推动全民健身科学发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每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300名以上。大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所辖社区、农村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进县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坚持开展体质测试公益服务,测试结果纳入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积极推动农村(社区)全民健身指导站(点)建设,深入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七)推进行业融合,实现全民健身与社会各项事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助推作用,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养老、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产业,扩大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康复和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培育体育用品和服务龙头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夯实大群体格局,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切实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并将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

(二)加大资金投入与管理。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全民健身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全民健身事业,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依据政府购买服务总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的购买比重。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

(三)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加强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社区服务、公共文化、健康、卫生、养老、旅游、科技等相关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完善体育及相关产业保障性政策法规将全民健身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做好全民健身事务中的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全面落实体育组织、赛事活动、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为举办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四)完善全民健身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发展的核心指标、评价标准和测评方法。依据河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推进我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将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纳入全县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建立多渠道、法制化的全民健身长效激励机制,广泛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培养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加快构建以全民健身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退役运动员、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健身榜样等为主的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体系。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经济、文化、卫生、医疗等相关部门的人才培训相衔接,促进各类人才培养的渠道畅通。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促进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良性互动。加大对社会体育健身培训机构、健身榜样的挖掘和扶持力度,有效引领全民健身工作。

(六)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推广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宣传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围,使人人树立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终身锻炼的理念,使体育健身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自觉追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提供健身指导、信息查询、活动预约等服务,提高全民健身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群众培养体育消费习惯。鼓励和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推广体育文化。

(七)严格督导与绩效评估。教体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9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政府。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多方监督机制。

 

中国河南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浚县人民政府主办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03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102410634号

地址:浚县黎阳路62号   E-mail:xxwz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