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关于浚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6-05-10 13:26:10发布人:阅读: 次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面对宏观形势趋紧、各种不利因素交织的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围绕既定目标,三项重点四项提升为总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8.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一产30.3亿元,增长4.1%;二产93亿元,增长9.1%;三产44.9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比由19.3:55.3:25.4调整为18:55.3:2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125.5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亿元,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0.6元,增长10%。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二)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9.8%。食品、家居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8.7亿元、32.5亿元,分别增长8.5%、16.7%,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鹤集团、益民面业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聆海家居林木一体化、麦隆烘培食品等23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在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中,浚县产业集聚区获得豫北片区第2名,被评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河南省智慧园区试点。农业优势更加凸显。全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4.7万吨,实现“十三连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优质粮生产区5万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初步实现套合管理。2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面积2.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至真肉制品、秀田牧业产业化集群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1家,建成农业信息化益农社400家。水利建设实现“红旗渠精神杯二十连冠”。土地确权颁证权属调查工作完成95%,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产业提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增长20.3%。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雕之乡,泥塑、善堂老秧歌等4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城保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东城门、南城门、县衙等项目主体完工,北城墙复建、西大街立面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特色商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入驻服务业企业32家,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税收5200万元。西大街特色精品街区正在加快建设,卫西新区商业集群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县新的购物休闲和文化娱乐中心。
(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果。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全年共有在建项目102个,完成投资140亿元。兴盛旺海年产8000吨休闲食品等52个项目开工建设,大豆纤维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成功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9个,争取专项建设基金2.67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6个,争取资金1.75亿元。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我县再次位居第一。对外开放实现突破到位省外资金48.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9300万美元签约项目37个企业服务精准有力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放贷27.8亿元。发挥投资担保平台作用,为重点企业融资6.8亿元。中鹤纯净粉业、聆海家居、农林制药股改工作基本完成,给力软管、憨刀工艺、华中特钢分别在中原、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
(四)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被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和“全省第二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县”。开工建设永定路、白云路等11条城市道路,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新镇、屯子、小河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基本完工,白寺、善堂被纳入全省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王庄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被确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镇建设典范。交通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平稳推进,鹤浚快速通道、通武线改扩建项目主体完工郑吴线大修工程竣工通车,建成农村公路158.7公里,在全市率先购置120辆新能源电动公交客车,居民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成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财政补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定补等标准持续提高、全部落实,城镇居民大病救助保险正式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全面启动,文化艺术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卫溪小学、黎阳小学、卫贤卫生院病房楼、新镇卫生院服务综合楼等项目主体完工,南水北调供水一期工程设备安装完毕,即将投用。全年造林绿化3.2万亩,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7.3%。县城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2015年工作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十二五”任务顺利收官。“十二五”时期,我县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较2010年增长7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近1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倍。经济转型明显加速,农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工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发展明显协调,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历史名城初具形象,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生态建设明显提升,非煤矿山治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垃圾无害化和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较高水平。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口素质不断提升。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步伐加快,社会治理创新逐步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全县上下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委、政府和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人民拼搏奉献的结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增速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部分企业生产困难。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一产占比偏大,三产规模较小,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任重道远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农村人居环境还需改善四是一些干部认识、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包容性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勇于担当,认真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6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关系重大。总体上看,2016年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尤其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步增多,需要更加谨慎应对,积极作为。
从国内看,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等全方位转型切换,一方面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力量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经济驱动力还没有强大起来,加之金融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总体来看,2016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对此,我们要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努力把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同时也要坚定信心,因势利导,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紧紧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是县委、县政府经过全面权衡确定的。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县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全县生产总值按照增长8.5%左右安排,能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二是市里今年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8.5%左右,我县也确定为8.5%左右,受产业结构不优等因素影响,保持8.5%左右增速也需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成。三是我县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0%左右,能够支撑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的预期目标。四是投资在我县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8%左右,将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这一目标也为转方式、调结构留下了空间,有助于引导各方面把精力更多用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来。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强基础、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重点推进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夯实稳定发展新支撑。坚持扩充增量与激活存量并重,发挥项目建设对投资的引领作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实施力度,保持项目建设良好势头,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持续性。
全力扩大招商引资。在驻地招商的基础上,围绕绿色食品、现代家居、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突出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在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集群化链式转移承接上取得新突破。有机结合引项目与引资金、引智力与引平台,强化企业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联动机制,注重优质项目引进来和优势企业走出去,努力实现借力借势合作招商。组织参加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部六省)等重大经贸招商活动,确保全年签约项目40个,引进省外资金46亿元以上。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以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为重点,抓牢开工、竣工、谋划等关键环节和观摩点评、联审联批、督导考核等关键举措,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40个以上、竣工项目3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策划包装一批具有战略支撑、引领带动能力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谋划项目100个以上。
着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完善细化具体措施,扶持优势企业,帮扶困难企业,选择100家重点企业进行分类帮扶,积极稳定“增长点”、控制“下拉点”、减少“出血点”、化解“拖累点”。认真落实国家降本增效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问题导向和责任意识,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银企、用工、产销、产学研等对接活动,加强“贴身贴心”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市场拓展难等实际问题。同时,深入推进金融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积极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全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努力争取上级资金。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和熟悉国家扶持的重点领域,准确把握国家投资重点,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的盘子,力争全年争取资金4亿元以上。加大后续批次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工作。同时,做好上级资金项目督查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
大力推广PPP模式。扩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PPP项目相关政策、运作方式方法,围绕古城保护、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和对外宣传推介工作,促其尽早签约落地。
(二)提升三次产业实力,增强创新发展新动能。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为核心,以创新引领产业链、价值链、要素禀赋、载体和服务功能升级,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转型发展现代工业。积极落实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方案,着眼稳增长盘活存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眼调结构做优增量,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实现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合作,做好2016年中国(鹤壁)快餐博览会的参展工作,进一步开拓食品市场。利用好食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提升发展肉制品、面制品两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调理快餐、休闲饮品两新兴产业,重点抓好中鹤品鲜年屠宰23万只牛羊及保鲜冷藏基地、兴盛年产8000吨猪肉休闲及速冻食品、烘焙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力争全县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0亿元。现代家居产业。突出“互联网+”家居、林木一体化、绿色生态板材等发展重点,积极推进贝贺新年产5万吨高档塑钢门窗、聆海林木一体化等项目。依托聆海速生杨优化改性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和林木一体化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深化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着力打造智能家居、环保门窗、整体厨卫三大产业集群,形成家居产业联盟,力争全县家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亿元。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产业。鼓励环燕轮胎、佳吉轮胎、给力软管、东风铸造、黎源电工、鲲翔电子等企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推动粗加工产品向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延伸,扩大特色优势产品供给重点建设给力软管年产200万套大口径高压输送软管组合件和1000万米新型汽车空调胶管、黎源电工产20台500KVA超高压智能变压器技改等项目,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增强核心竞争力。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光电、风电、生物质能等产业建设新能源产业园、中鹤集团生物天然气等项目加大对杨木改性、秸秆板、大豆纤维、超细微珠等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官奇大豆功能性纤维、聆海年处理256万立方米杨木改性等项目,努力打造我县经济增长新亮点。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努力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文化旅游业。足我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围绕“三古三教”、“一区一带”,加快推进北城门、子贡祠、古城景区停车场、大运河浚县段遗址保护及旅游基础设施、浮丘山南部环境整治等项目,构建“山—水—城”互动旅游空间,初步展现运河古城风貌。抓好鹤浚快速通道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带、鹤壁市御华苑牡丹庄园、象山旅游观光产业园等项目,有效推动休闲、度假、游憩等乡村旅游规模化、专业化。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力争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和15%。新型物流业。加快推进六大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抓好恒大年40万吨仓储物流、聆海年交易1万套家具物流等项目,确保恒天物流园年内开工、新大陆农产品物流港和万隆商贸年交易50万吨食品物流项目年底竣工,力争新增1家3A级物流企业,打造豫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健康养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规模化养老服务企业,谋划建设医疗服务与养生保健结合、健康服务与休闲旅游融合的健康产业项目,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业。依托农信通、新华书店云书网和中国邮政邮乐网等平台,吸引电商、应用、服务、物流、支付等企业集聚,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面提升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文化创意业。积极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依托浚县古城,加强与北京弘视际公司沟通对接,加快推进浚县影视城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影视拍摄一体化发展。
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整建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保持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领先水平。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等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13万亩,努力打造全省样板、全国典型。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小麦、玉米平均亩产继续保持全国单产领先水平。培育现代农业新优势。全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明昌、百联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管理水平,依托新镇秀田农牧、白寺谊发牧业、中鹤集团、至真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生猪、肉羊、肉牛、无公害肉鸭养殖基地。壮大农业产业化集群。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重点扶持中鹤、益民、至真、秀田、丰黎种业等5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加快中鹤集团现代农业观光、鹤浚快速通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等项目建设步伐,培育壮大特色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积极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壮大农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效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力争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达到45%以上。增强现代农业支撑。强化信息科技支撑,力争农技推广区域站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投用,提升整建制信息进村入户应用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各项工程建设,确保再夺“红旗渠精神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信息平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融合发展网络经济。落实“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依托至真 “互联网+”绿色生态畜禽食品、中鹤 “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等项目,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依托新大陆“互联网+”产业数据融合应用、万隆商贸“互联网+”物流等项目,搭建社会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依托聆海 “互联网+”家居等项目,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家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统筹发展产业载体。以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为重点,做大做实产业发展载体平台,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工程。以产业链整合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集聚产业、企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由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大力实施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热力管网、食品家居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智慧园区,推管理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变,为园区企业创造绿色和谐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特色商业区。制定年度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方案,重点推进西大街商业街、东大街历史文化街、顺商业街等传统街区建设,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为主体,以石雕、泥塑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亿元,入驻服务业企业超过70家,争创全省“十快”特色商业区。
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全力推进市场配置要素、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等改革事项,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活力。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农商行组建进度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农业科技园区与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工作。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不移推动创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抓好现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围绕食品、家居、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建立一批创新创业高端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力度,确保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三)提升历史名城内涵,厚植特色发展新优势。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积极传承创新民俗文化,着力提升古城品位,统筹推进公共文化,全面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和核心文化标识,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推动浚县古城肌理保护修复及特色街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保护好“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特色风貌格局。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黎阳仓保护与展示、浚县博物馆布展等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等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加快推进屯子石雕产业园、杨屯泥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谋划筹建儒商文化园,打造儒商文化产业。高标准举办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进一步提升正月古庙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好常态化文艺演出、公共文化进基层、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惠民工程,完成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装修和搬迁工作。统筹推进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活动场所等建设。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互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市场监督力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风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倡导全民阅读。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与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文明程度。
(四)提升生态空间质量,打造绿色发展新品牌。坚持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绿色屏障。
推动绿色发展。完善全县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林业项目为载体,全年植树造林2.65万亩,森林抚育3.2万亩。采取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相结合的模式对鹤濮高速、鹤浚快速通道、通武线进行全方位的绿化,营造多层次、多色彩、高品位的生态网络廊道。结合区位优势,发展水果基地和干杂果基地各2000亩,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大力开展荒山荒坡造林,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进一步改善我县生态环境。以中鹤苗木有限公司、浚县百联苗木公司、浚县坤元牡丹种植合作社、浚县紫禾苗木种植合作社等育苗单位为龙头,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全年繁育花卉和绿化优质种苗8000亩。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实施浚县卫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努力消除黑臭河,促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推进低碳发展。着力推进资源集约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产业园区改造提升、建筑绿色行动、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补链、绿色低碳交通工程,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和生态建设三大工程开展低碳乡镇、低碳社区试点,组织实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加快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加快循环发展。完善循环经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体系,研究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黎阳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快乡镇以上减排工程扩容改造,全面建成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五)提升城乡建设品位,探索和谐发展新途径。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农村等重点领域建设。
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批,供水、雨水、污水、道路等专项规划评审工作,推进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工作。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和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统筹城市地下各类设施和管线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统筹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点方案编制工作,按照产业、新农村、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要求,科学确定建设时序,有序引导农村居民点建设。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一轴三区”新型城市布局,以古运河廊道为轴心,以城北产业带动和卫西商贸综合服务为重点,统筹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区综合开发,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善堂、新镇、王庄、屯子等重点镇建设为切入点,在全市率先推进小城镇试点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白寺乡白寺村、善堂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积极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民居、特色文化名镇名村。
完善城乡配套设施。建成总投资1.16亿元的永定路、淇河路等4条续建道路,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总投资4625万元的金城路、卫西一路、卫西三路等4条道路,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6974万元乡村道路133.4公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提高接入端口和宽带供给能力。加快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提高供热有效覆盖面积。推进街头公园、林荫道路和绿道绿廊等建设。依据城乡发展规划,配套建设一批特色商品市场和区域性综合市场。加快城西、善堂、王庄等输变电工程建设。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共享发展新成果。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断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建立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扶贫开发。按照“五个一批”要求,以火龙岗地带、黄河故道沙区为重点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完善领导分包、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实施产业扶贫、设施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不断强化教育扶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确保完成3408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规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9万加大帮扶力度,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城乡、行业、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健全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10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80%以上、75%左右。城乡低保财政补差水平月人均分别提高15元12元,农村五保对象年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人均4000元3000元,全面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年内竣工投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浚州小学年内建成,善堂镇一中年底投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工4所幼儿园。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屯子镇一中学生宿舍楼项目年底完工。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一场两台” 51个乡镇健身广场4个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1个。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等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中医康复医院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食品药品监督监管机制,实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效果验收制度,健全救灾防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治安防范工作。健全社会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执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创新,提升求进,为加快建设活力、文化、生态、幸福新浚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河南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浚县人民政府主办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03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102410634号

地址:浚县黎阳路62号   E-mail:xxwz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