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浚县 > 历史人物

张 宗 周

张宗周(1885-1917年),名希圣,字宗周,今浚县城关镇西后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0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庠生,后肄业于浚县英文学堂。1908年去开封,先后在河朔中学、省立优级师范执教。当时,张与私立中州公学学监韩经亚(博爱县西王封人)、中州公学教习暴式彬(滑县牛屯乡暴庄人)等志同道合,结为密友。每当论及国事时,无不为内忧外患而忧心忡忡。其时,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影响日益扩大,留日学生大多加入。留日豫籍学生创办的《河南》、《豫报》等革命刊物,在河南影响很大。张宗周在革命思潮的推动下,与杜潜(封丘县人,留日同盟会会员)取得联系,拟东渡日本,投奔孙中山。行至上海,因事未能如愿,懊丧返豫。

  同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决议,由各省同盟会支部派人回国,建立分部,联络内地革命分子,由言论时期进入实行时期。同盟会河南支部派杜潜密赴开封活动,设秘密机关于繁塔附近的私立中州公学。张宗周与该校校长杨源懋(字勉斋)、学监韩立纶、杨名西、段厚甫以及郭仲隗、刘粹轩、刘芬佛、李心梅等先后加入同盟会,并成为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宣传发动下,陆续加入同盟会者200余人,中州公学学生占其大半,这是开封同盟会建立组织的开始。辛亥革命前夕,河南同盟会在洛阳中学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大力宣传革命,联络地方武装团体,策动新旧军队,准备在伏牛山区发动武装起义。

  1909年,张宗周、暴式彬等到豫北开展工作。张在卫辉中学任算术、体育教习。每次出操,必令学生分作两队,做攻守战斗练习。课余,与暴式彬(学监)、刘粹轩在师生中秘密开展宣传活动。假期返乡,于县城官立高等小学堂开办夜班学堂,亲授注音字母和英文,传播近代科技和文化。在谈及时政时,无不慷慨激昂,痛陈在列强虎视眈眈之下,抱残守缺之危害,吁请浚民救亡图存。一时趋学者甚多,少数地方耆老、学究为追逐潮流,亦汲汲从学。

  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张宗周辞去教习职务,与韩经亚一道响应革命,在沁阳组织革命武装,多次袭击清军,为辛亥革命做出了贡献。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张宗周等同盟会会员当选为省议员。张与暴、韩等人潜心研讨革新政体,极力主张改革旧县制房吏为分科制。获准后,责令各县次第实行,此为政治改革之开端。张还与沈竹白、程仲雨、曾可楼、杜潜、暴式彬、林伯襄等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筹备成立“河南社会党’’,设事务所于开封双龙巷路北。4月10日在《大中民报》上刊载“同盟会河南支部广告”,宣传“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宗旨,为成立国民党河南支部做了大量舆论和组织工作。误入共和党(袁世凯的御用工具,组织该党的目的在于在临时国会中与同盟会对抗)的青年,纷纷登报退出共和党,加入国民党。国民党河南支部成立后,张宗周任副评议长。

  1913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公然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散议会,消灭异党。省议会及参、众两院国民党籍议员除自首变节者外,无一不受到通缉。张宗周与暴式彬、韩立纶避于博爱县西王封韩家,继续从事反袁活动。张、暴、韩等人于豫晋交界处葫芦坨掘窑洞两个,隐蔽年余。后经多方设法,筹措到一批枪支,准备充力量,发动起义。当武器运至博爱县清华镇西关时,走露消息,当地驻军出动一营兵力,四处严密盘查。张宗周得悉后,迅即将武器转移,疏散人员,化险为夷。敌一无所获,将韩家洗劫一空。

  1915年,张宗周与刘峰一、郭仲隗等人在漯河开设蛋厂,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发动.开展讨袁活动。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树起护法旗帜。张宗周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因广州新军阀从中破坏,运动很快失败,张随孙中山到达上海。不久,张奉命回豫,与暴等人谋于南阳起义。张被派往吴庆桐(奉天留豫先锋队统领、南阳镇守使)部,策动该部起义。事泄,以“乱党”罪被捕杀,年仅32岁。

  暴式彬在其所著《战争纪余》手记中写到:“名西(杨汉光,息县人)死,吾河南无人;宗周死,吾河北无人。余海与朋友谈,谓名西、宗周有统驭南北之望。今已矣,余绝望矣!余将以哭名西、宗周者,哭河南也。”浚县人民在城内小姑山建祠纪念烈士。1924年,于右任、胡景冀、杨虎城、张钫、刘积学、刘莪青等发起,在新乡市东北卫河之曲,建暴张公园,立碑建亭,以纪念张宗周、暴式彬烈士。

上一篇:朱 自 谨下一篇:端木子贡
 

中国河南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浚县人民政府主办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03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102410634号

地址:浚县黎阳路62号   E-mail:xxwz0001@163.com